AD-306教学移频防啸叫器说明
1移频器的历史
移频器的技术从问世到今以有几十年,其原理追究起来源于国外,至今大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:
1、阶段-分立元件移频器
2、第二阶段-模拟集成电路移频器。
3、第三阶段-DSP全数字移频器。
首先我们来了解“啸叫”的形成与特性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,它具有与“光”类似的特性也具有“反射效应”“聚焦效应”“穿透效应”等……麦克风拾音经过放大器从音箱输出声音,声音遇到物体会反射,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进入麦克风,如此反复放大,当达到一个极限就会形成反馈,这种现象称之为“正反馈”或是“啸叫现象”。是音响工程师一直以来特别讨厌而头痛的问题。一般解决是采用进口反馈抑制器(全动态窄带陷波器,价格高昂)或采用移频器(主动防啸叫)或参量均衡器(窄带陷波器,点数少,调整麻烦)等。
目前最常见的传统移频器的核心,其实就是一个低频“调制器”与一个相应“解调器”再配合低通滤波电路组合而成。其原理是将信号通过积分方式,将其进行28KHz 的低频“调解”,然后再通过28KHz ± 100 Hz 的“解调”电路进行还原,如果在相同的频率的情况下“调解”与“解调”的过程是“不”发生作用的,只有在调解与解调的频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作用!这样的现象就说明“移频器”的目的已经达到了,可能有人会问这到底能起什么作用呢?它能破坏形成“积聚效益”的条件,也就是说移频器最终的作用就是通过控制放大通道的增益的“忽大忽小”在“忽大”的状态下一瞬间突破临界点,让大信号瞬间通过,在还没有形成“迭加”的情况下马上回落到小信号导通状态,就是“忽小” 移频器就是通过这个方式,有效地提高放大电路的增益,比一般的话筒放大提高一定增益,的确是一个好的设计思路。但是现在大家对传统器在应用中却不是很满意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:
1)失真大,感觉变音了。
2)声音僵硬,不圆滑,难以满足KTV、演出等要求高的场合。
3)噪声大,呼呼响,当我们唱歌时,试着唱一个长的音,就明显发现“啊-啊-啊”的缺陷。
4)带宽窄: 一般传统移频器带宽200Hz~8KHz ,所以声音不好听,噪声大,呼呼响。
目前的市面上的模拟集成电路移频器是模拟电路组成的,一般结构是采用前置放大电路、带通滤波器电路、调制器电路、解调器电路、载波振荡器电路、输出放大器电路等组成;较以前分立元件移频器有改进,集成度有所提高,但是模拟移频器实际应用中还是频率响应较窄、失真度较大、元器件多电路复杂、生产调试复杂、热稳定性差、易受射频干扰等问题。
AD-305A移频器技术参数:
电源:220V/50Hz
额定输出:120
移频数 :5-6-7HZ
额定输入电压: 220V
输出功率:10W
频率响应范围:20Hz-20KHz
信号输入范围:0-5V
输入阻抗:平衡输入阻抗20K 不平衡输入阻抗10K
失真度:<0.1%(1khz)
信躁比:-70dB
广鑫电子科技 徐工
手机:13609715026
email: a13609715026@163.com
办公电话:020-84548067,,39985615
传真:020-62824931
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南浦沿沙路25号工业区1号厂房3楼
邮编:511430